其他

爱你才要“关”住你?女性专用车厢何尝不是一种歧视!

2017-06-25 文文 江苏新闻广播

近日,广东省政协委员苏忠阳提出《关于广州地铁设立女性专用车厢》的提案。随后,深圳、广州先后宣布,本月将开展地铁“女性车厢”的试点工作。可是,“女性车厢”真的符合女性期待么?一厢情愿的“示好”,也许是另一种不自知的歧视。


(1)


根据广州地铁的公告,6月28号起,工作日的上下班高峰,一号线每一辆地铁的其中一节车厢将设为女性车厢。公告还表明,女性车厢的设立,旨在弘扬“关爱女性、尊重女性”的文明观念。

 


乍一听,女性车厢的设立的确是出于对女性的尊重和保护,是给予女性的一项“特权”。 但在接受这份“好意”之前,我们不妨先去问问:女生们真的乐意吗?


某家性别平等倡导公益机构发起的投票表明:参与投票的女性中,超过8成明确反对设立“女性车厢”。很明显,这一次面向女性的“示好”并没有收获大多数女性的认可。



(2)

 

地铁是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,和许多上班族一样,我每天都要坐不下于2趟地铁。虽然有的时候遇到人流高峰,站在拥挤的车厢里,会感觉呼吸困难,心情烦躁,时不时还会因为进站刹车问题和周边的人有一些磕磕碰碰,可这些不是因为我的女性身份而有的特殊感受,而是所有乘客面临的共性问题。

 

那么,女性在乘坐地铁时,有没有特别渴望被照顾的时候?肯定有。那就是处于生理期或者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女性的确会因为身体原因,不适合久立,也更加不堪人群的拥挤。不过,爱心专座的设立已经足够满足这部分的需要,何必要开辟一节单独的车厢?

 


此外,地铁上可能出现的“性骚扰”也是困扰女性的一大顽疾。苏忠阳委员在提案指出:由于过于拥挤,上下班高峰期乘坐地铁的女性在地铁上被“狠狠夹在人群中”,难有尊严,巨大的人流量也产生了诸如性骚扰等问题。民调显示,“81.9%的人认为地铁上存在性骚扰,其中21.6%的人认为地铁性骚扰多发”。



那么,设立“女性车厢”,人为的把女性与潜在的“地铁色狼”隔离起来,可以杜绝性骚扰么?显然是不能的。若是隔离就能避免伤害,那为了防止职场性骚扰,是不是要设立女性专用办公室?为了防止校园性骚扰,是不是要设立女性专用教室?


防止性骚扰,明明应该从源头抓起,比如从立法的角度,增加骚扰者的犯罪成本,让其“即使有贼心,也没有贼胆”,并且增强反骚扰宣传,提高全社会对性骚扰的警惕等等。有那么多种更好的方式,为什么非要选择让女性来退让呢?

 

更可怕的是,“女性车厢”设立后,在面对性骚扰受害者时,人们也许又多了一条理由来谴责她不会自我保护:明明都有女性车厢了,你还要和男性挤在一起,活该被骚扰……

 

(3)


当然,“女性车厢”的问题不仅在于它的治标不治本和浪费公共资源,更在于,这个概念的提出,又刻意的给女性打上了“柔弱”的标签,使得女性又“特殊化”起来。


根据相关资料,目前,全球只有日本、墨西哥、巴西、韩国、俄罗斯、印度、阿联酋、印度尼西亚、伊朗、埃及、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通勤火车及地铁设有女性车厢。而这些国家,在《全球性别差距报告》中的排名大多比较靠后。所以,移植“女性车厢”的模式,真的能让女性得到应有的尊重?

 


“你们女生身体弱,吃不了太多苦,所以这个项目还是由他负责吧”;“女孩读那么多书干什么?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才最重要嘛”;“女人不用太拼,赚钱的事情还是交给男人吧,你就在家安安心心带孩子”……这些言论,哪一句看似不是对女孩的照顾和保护?可每一句的背后都是满满的偏见与歧视。最可怕的是,类似的“糖衣炮弹”有时还会潜移默化的让女生自我认同这样的性别偏见,心甘情愿的接受“被歧视”。


 

这个世界上,有需要保护的柔弱女人,也有需要保护的柔弱男人,性别从来就不应该成为判断其“需不需要保护”的标准。特殊的照顾其实就是一种隐形的性别歧视。

 

对于现代女性而言,渴望的是男女平权,而非弥补性的所谓“特权”。所以,想关爱女性、尊重女性,就让她们更安全、自由、平等的去参与社会的建设发展和决策吧,而不是用一节“隔离式”的车厢,让她们又一次感受歧视的目光。


(作者:文文)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